“原來這匹馬的來歷真不簡單!福特野馬車標的浩瀚演變史”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關于福特野馬的故事,
恐怕這輩子都說不完,
今天AMCC全球副會長老陶為大家分享一篇關于野馬車標的文章,
Mustang的這段傳奇故事不容錯過
整理了一些東西,和大家分享一些原本并不招人關注,但確實一個真正肌肉車玩家所必須略知一二的“知識”。老陶會時不時想到些就說一些,點滴積累,相互鞏固。
今天咱們就先說說野馬這匹馬的前世今生。
在1965年福特首款Mustang車型誕生之前的設計工作當中,福特團隊提出了許多的方案,備選車名包括Avanti、Allegro和Torino。雖然GaleHalderman的設計圖較終脫穎而出,但這款運動車型起初被命名為Cougar(美洲獅),后來才被確定為Mustang,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野馬。(野馬這名字在國內居然被搶注了,想想都蛋疼)
Mustang這個名字首先被用在了1962年推出的Mustang I 運動概念車上。當時的車標是由設計師Phil Clark設計的一匹飛奔的野馬。在1964年量產Mustang車型推出之后,奔馬車標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種演變一直持續到今天。
1962年初夏,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跑車生產廠商Troutman andBarnes當時負責生產Mustang I 概念車。與此同時,一群福特設計師聚集在數千公里之外的迪爾伯恩,研究著Mustang車標的設計草圖。當時的目標是設計出一個既能夠表現與野馬相關,又能體現美國精神的標志。在諸多的設計方案中,Phil Clark設計的“飛奔的野馬”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在這個草圖上,除了奔馬之外,還有一個紅、白、藍三道豎條紋相間的圖案(美國星條旗的三種顏色),代表了Mustang的美國精神。
(注:這和雪佛蘭強調三色旗幟代表賽道基因的起源有所不同)
在Mustang概念于1962年9月確立之后,福特設計師們競相角逐這輛四座跑車的設計工作。較終,GaleHalderman的設計從十幾份草圖脫穎而出,為1965 Mustang定下了基調。不過,在Halderman的設計稿中,車型名稱為Cougar,而在另外十幾份設計草圖中,車輛也有著不同的名字。Cougar車型車標中的美洲獅較終演變成為了“飛奔的野馬”,而標志性的格柵設計后來更是被人稱作“馬欄”。
(圖片點擊可放大)
其實,圍繞著車標中這頭美洲獅(后來變成了“飛奔的野馬”)的頭應該向著哪個方向的問題,設計師們爭執良久。在1962-1964的設計模型中,向左和向右兩個方向的車標都曾出現過。
1963年,福特準備打造第二款概念車型,較終這款車型被命名為“MustangII”。Mustang I的車標比例對于這款新的概念跑車來說,顯得有些大,因此設計工作室模型師Charles Keresztes和Waino Kangas為Mustang II和1965年的量產版Mustang設計了新的車標。照片中Keresztes正在為1974年量產版MustangII車型進行車標改進工作。
Waino Kangas打造的木雕版飛奔野馬車標
Mustang II概念車首次使用了“欄中野馬”的標志。
其它以馬為主題的車標還包括這個以國際象棋棋子為靈感的馬頭標志:
獅頭或馬頭的朝向問題一直困擾著設計團隊。原型車采用了馬頭向右的造型,原因是在符合人們在跑馬場觀看賽馬時的習慣。
較終,被稱為“Mustang之父”的著名設計師李?艾柯卡認為“Mustang是野馬,不是普通的賽馬”,而設計師GeneHalderman也認為馬頭應當向左。據說智威湯遜廣告公司的客戶主管Frank Thomas當時曾表示,“Mustang表現了那種沖向廣袤空間的精神,是真正的美國車”。盡管沒有準確的結論,許多傳言認為,向左的馬頭昭示著“沖向西部”的開拓精神。
1965量產版Mustang上的“欄中野馬”車標。與Phil Clark較初的設計不同,這匹“野馬”的頭部和頸部更平,尾部翹起與背部幾乎成一條直線。
1965Mustang量產車油箱蓋上的三色彩帶標志。
1965-66 Mustang車型輪眉上的Mustang標志首次使用了紅、白、藍三色彩帶設計。這個后來被沿用至今的設計是由當時的模型師Wayno Kangas設計完成的。
1974年推出的Mustang II,輪眉上的標志將奔騰的野馬首次疊加在了羅馬數字“II”上,馬頭和馬尾的造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奔騰的野馬配三色彩帶”的標志設計在1979-1993年間并沒有出現在基于Fox車身平臺的車型外觀上。直到1994-95車型年推出的 Mustang車型上,這一經典標志才重新回歸。
多年來,出現在Mustang輪眉上方的標志采用過多種設計,包括40周年和45周年版本,以及2009年的“Warriorsin Pink”粉色戰士版本。設計中的“粉絲帶”圖案意在支持全球女性防治乳腺癌活動。
第五代的2010版車型上的Mustang標志造型更加簡潔,肌肉感更強。
到了第六代,就是現在大街上經常看到的野馬標志,基本上沿用了第五代的設計。
在第六代的部分車型上也保留了很多傳統的元素,比如經典的馬欄
隨著第六代野馬在全球的熱銷,野馬車迷也越來越多,在馬標上面自然衍生出不少有意思的作品
這難道是Zombie Mustang?
這樣的風格,也算獨特
直接上顏色還算比較簡單的:
“懸空”的野馬,猛一看還挺唬人的:
換兩個角度就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當然還有人干脆連馬都不要了
此篇結尾還是不盡感慨:For the last 53 years,mustang only for fun!
我們下回還是再多研究下這匹馬吧,AMCC老陶和您下回再聊!
AMCC還有一個服務號,你關注了嗎?
聲明:“原來這匹馬的來歷真不簡單!福特野馬車標的浩瀚演變史”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原來這匹馬的來歷真不簡單!福特野馬車標的浩瀚演變史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