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車企掀起換標風潮,為何新LOGO一致走向扁平化風格”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從去年開始許多車企便已相繼更換新的品牌LOGO。盡管這些品牌的歷史背景、發展狀態不同,但卻很有默契的選擇在同一時間點上更換LOGO,而且有趣的是這些車企的新LOGO都化繁為簡,摒棄過去多年的3D立體式設計,一致走向扁平化的設計風格。
這難道只是巧合嗎?據小編初步統計,較近一年多來至少有十家汽車品牌一致換上了新的扁平化LOGO,這當中肯定有一些故事。
為什么要換LOGO?為什么設計要從3D倒退到2D?到目前為止,這些換新LOGO的車企都幾乎給出了相同的答案。“重塑品牌形象、革新、迎合電動化、智能化時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扁平化背后的意義。
首先,從設計層面來看,專家認為扁平化設計的目的是讓人們專注于內容而不是形式,引導用戶去關注品牌和產品的本質。而扁平化設計做到了這一點,它拋棄了一切不必要的陰影、質感、邊框、立體感,向用戶傳達較本質的內容。
其實不單是汽車,即便是其它領域的品牌比如可口可樂在很早之前也把自身的“多余”元素去掉,只留了一個像絲帶一樣的白色線條在瓶身上。這樣一個化繁為簡的設計反提高了品牌的辨識度,讓所有人都認得出,這也是LOGO扁平化設計的魅力所在。
因為通過簡化元素能夠讓用戶、消費者記憶與識別的負擔變小,在曝光量不變乃至縮小的情況下,LOGO中提煉出的元素能夠被用戶快速識別。簡單來說,扁平化的LOGO更能通過色彩搭配,喚起用戶的感知和記憶。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車標的扁平化設計其實是在為LOGO發光而鋪路。在過去100多年里汽車的造型設計包括LOGO設計只有兩種元素,那就是形體和色彩。然而,較近這些年出現了第三種元素——“光”。光的特點是沒有邊界、可變化,光的應用代表未來汽車設計新的趨勢和發展路線。
光在汽車設計上的較早應用是照明燈,隨后已慢慢發展到氛圍燈。看回過去,近幾年越來越多概念車將純裝飾的燈用在了外觀上,量產車上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橫貫前臉和尾部的燈帶,這意味著光對于汽車的設計越來越重要。
目前可見的趨勢是車外飾的發光源越來越多,而LOGO是汽車視覺上的中心點,如果周邊都在發光而LOGO不發光,會形成視覺黑洞。汽車LOGO發光是必然趨勢,這才是LOGO扁平化的較終原因。
聲明:“國內外車企掀起換標風潮,為何新LOGO一致走向扁平化風格”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國內外車企掀起換標風潮,為何新LOGO一致走向扁平化風格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