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吉利較早的logo的設計靈感居然來源于”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如今的吉利在自主品牌里可謂是各種高大上。不但坐擁北歐豪車品牌沃爾沃,還推出了領克這一高端自主品牌,簡直羨煞一眾自主品牌。
但吉利也并非從一開始就如此“洋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吉利較早的logo的設計靈感居然來源于“六六大順”……
乍一看以往的吉利汽車的logo,似乎只是單純的借鑒了某藍天白云,看起來就像藍天下面有一座雪山?
直到后來機緣巧合看到了吉利的VIS手冊,里面對于吉利logo設計理念的解讀是:6個6???
賓利:兩邊毛不一樣多
但你知道嗎,賓利logo上兩側翅膀的羽毛在形狀上其實是不對稱的,并且在數量上也有所不同,右側的羽毛要比左側多一根。
如果你足夠細心、同時又有機會接觸到足夠多的賓利,那你應該能夠發現,賓利車型的logo形狀雖然都一樣,但是字母“B”后方的背景色卻有所區別。
而如今在售的賓利車型主要分為黑標和紅標兩種。比如采用4.0L雙渦輪V8的歐陸GT和飛馳都是紅標;其余搭載了6.75L雙渦輪V8和6.0 W12車型掛的則都是黑標。
薩博:兩家車企用同一個logo
薩博,一個來自北歐的小眾汽車品牌。
就如同許多擁有傳奇色彩的汽車品牌一樣,薩博也是憑借飛機制造業起家的。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軍用飛機的訂單量貨減少,薩博決定將其制造飛機的技術和經驗運用于汽車生產上,并以“渦輪增壓”和“貼地飛行”這兩個關鍵詞圈粉無數。
斯堪尼亞,一個來自北歐的商用車巨頭品牌。
偏偏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背后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秘密。
先來看看薩博的logo:
再來看看斯堪尼亞的logo:
雖然兩個品牌的logo撞了個結結實實,但這還真不是抄襲的事。
在1891年,一家名為Vabis的公司正式成立了,而它家的主要業務就是制造火車車廂。而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和業務的不斷拓寬,VABIS在1897年推出了自己的苐yi款汽車產品,在1902年推出了苐yi款卡車產品。1910年,Scania公司和VABIS公司合并成立了斯堪尼亞-VABIS公司。隨后的若干年里,斯堪尼亞-VABIS繼續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產品,并贏得了相當優良的口碑。
1969年,已經擁有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斯堪尼亞-VABIS和薩博正式合并,成立了薩博-斯堪尼亞公司,所以兩家車企共用同一個logo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寶馬:不只是藍天白云
而寶馬的標志相信大家一定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標志中間的藍白相間圖案,分別代表藍天、白云和旋轉的螺旋漿,時刻宣告著自己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優秀地位。
我們平時都稱寶馬為BMW,其實這是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的簡稱,寶馬的中文漢字全稱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其總部位于巴伐利亞的慕尼黑。
所以除了藍天白云以外,寶馬logo的配色還有另一種說法:藍白色塊其實來自寶馬所屬地德國巴伐利亞州旗的顏色。
當然,同樣采用藍白菱形設計的還有德國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隊標。
只不過尷尬的是,因為奧迪和拜仁有商業合作,所以拜仁球員去訓練開的都是奧迪……
除了這些冷知識以外,許多logo背后的故事其實早已廣為人知,比如奧迪的四個環代表著四家公司,勞斯萊斯的RR象征著兩位創始人等等。
可反觀自主品牌,不少logo的設計幾乎還停留在怎么好看怎么來,關鍵是有些logo做的真的很不好看。
不少自主品牌已經意識到了設計的重要性,愿意花大價錢聘請國外設計師,或者干脆把造型設計外包給國外的設計團隊。但對于logo的設計,什么時候才能也上點心呢?
聲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吉利較早的logo的設計靈感居然來源于”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吉利最早的logo的設計靈感居然來源于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