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車標,國產車就真的不一樣了嗎?”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記得今年春晚上,一汽奔騰的新車T77借著紅旗老大哥的“光”也在春晚一汽分會場上露了一次臉,鏡頭掃過數量排列整齊的新車車標時,家里正在看春晚的幾個長輩紛紛發出了贊嘆。“這是一汽的什么車呀,樣子還怪好看的,就是這個標志怎么沒見過”。過后我也才知道原來那一排新車就是奔騰的新車T77,新車換上了一汽奔騰推出新的車標“世界之窗”。
從去年底至今,多家自主品牌紛紛推出新標識。除了奔騰之外,關注度較高的要數寶駿全新的鉆石車標了,這個全新設計之后的車標首先安裝在了寶駿自家拔高品牌高度的新車寶駿RS-5上面。
除了寶駿之外,奇瑞新品牌星途也沒有繼續使用奇瑞標識,而是采用了全新標識。當然這個標識,我個人覺得就沒有寶駿的鉆石車標那么讓人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了。
“換標”這件事,對于廠商來說,通常是要面對很大的壓力的。既要照顧輿論壓力,還要考慮對品牌的影響。寶駿的鉆石標我覺得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設計了,既傳承了馬頭車標的造型,設計上也有出彩之處。但推出后還是沒有避免網上一大堆人噴來噴去,說難看的也有,說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的也有,我很懷疑這部分人是不是還是和之前網上吵著“寶駿要是換了這個馬頭,我肯定買”的是一群人。
未換標的寶駿RS-5
寶駿、奔騰包括奇瑞新品牌星途,它們換標較初的愿景我想都不盡相同。都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想通過更換標識的契機,來給消費者一個嶄新的認知。較近幾年,自主品牌大多數做實事的車企業都有了不錯的發展,國產車已經慢慢度過了那個靠山寨、靠抄襲來存活的時期(當然不是所有車企)。
所以很多車企之前所設計的車標,到了現階段來看都難免讓人覺得線條簡單、設計簡陋,雖說大多數消費者肯定都認識,但并不是代表所有人都認同這些車標。
在進入新的一輪競爭之后,國產廠商肯定更懂中國人。面子問題首先要得到解決。這里面可能稍明顯一點的就是吉利,很長一段時間,吉利一直在優化自己原有的車標,部分車型的車標還做出差異化,例如吉利新能源獨立之后也使用了在原有車標上進行全新設計的標識。
我相信吉利作為自主品牌老大哥,自己也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現階段較符合自己調性、符合消費者審美需求的車標。吉利現在的車標確實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跟前臉中網的造型融合在一起之后。我每次在街上看到博瑞GE的前臉設計后,都會有一種舒心的感覺,至少看起來更精致,更有立體和設計感了。
滿足面子需求是一方面,現階段主流的國產車企在技術上,也算是稍微有了自己的那么一點沉淀,不管是正向還是逆向研發,他們自己都有幾套算得上穩定的動力系統,在較基礎的里子問題上,不再顯得像十年前那么捉襟見肘,市場認可度也一步步在提升。
寶駿嚴格意義上雖然不算是一家國產品牌,但它的RS-5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1.5T配模擬8速的CVT變速箱同事試駕過后的評價頗高,我們算能想到的一些大的狀況和問題,都沒有出現在這套動力系統上。整輛車的均衡性做的很好。對于15萬價格區間購車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剩下的比較看中的就還有一個顏值上的問題了。
寶駿之前因為原來的那個車標確實也受到了一些影響,我身邊一些親戚朋友也有因為馬頭標而把寶駿拒之門外的。因為15萬購車現階段的選擇太多了,大家都想找一個均衡一點樣子能稍顯出眾的車子。
換了新鉆石標的寶駿,外加上比較出眾的外形設計,品牌拔高的初衷我想應該是可以達到的。如果定價稍顯親民,未來的銷量也會和寶駿旗下的大多數車型一樣不會太差。
其實,對于汽車廠商來說,更換車標并不是新鮮事。消費者的審美在改變,設計潮流在改變,縱觀世界汽車品牌,幾乎所有企業都換過車標。
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的汽車品牌經歷了百余年的發展,各大品牌均更換過多次車標。寶馬目前使用的車標是從2000年開始;與寶馬同屬三大豪華品牌的奔馳車標也經歷了多次改款,現款車標始于1989年,在中國風生水起的大眾品牌從1937年至今使用過9款車標,凱迪拉克更是使用過近20款車標。
大眾前幾天又進行了換標,新的品牌LOGO已經率先在德國采用。
只不過他們這些百年車企和自主品牌不同,換標的推動因素不一樣,改變也是一些很細節的地方。自主品牌換標好比剛剛成年的少女在學習化一個漂亮妝,去見自己剛剛認識的小男朋友,還處在一個摸索的階段,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企業文化和精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希望他們在提升市場存在度和銷量的現階段主要目的之下,還是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那一個路線。
聲明:“換個車標,國產車就真的不一樣了嗎?”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換個車標,國產車就真的不一樣了嗎?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