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最賺錢的生意是什么?我覺得“炸鞋”是很多人的答案。的確,一雙1000多一點的球鞋,可以幾倍賣出,利潤可想而知。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體現了“鞋”在人們心中或當代年輕人心中的重要性。
但是說實話,有什么鞋子是你走不動的?與其關注鞋子,不如在整體搭配上多下功夫。氣質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這也是為什么有的人穿真鞋喜歡假貨,而穿假貨的人會認為是真的。所以,真的沒有必要盲目追求那些花了幾百塊錢卻賣了幾千塊錢的鞋子。真正需要一雙好“鞋”的是它,也就是你的車。
輪轂輪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整車的操控和性能也非常重要。一輛賽車會根據它的駕駛條件和車手的駕駛習慣進行專業調整。正確的輪轂數據和適用的輪胎甚至可以直接決定最終結果。但對于普通家用車來說,原廠配套的車輪往往受到成本的限制,達不到最佳的數據,無法充分發揮汽車的機械品質。
另一方面,輪轂數據也直接決定了整車的價值。輪胎扁平率高的小型車輪,厚厚的胎壁給人一種極度臃腫、無精打采的視覺感。再漂亮的車,也經不起它的“摧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馬自達3昂凱拉。1.5L版本采用16英寸車輪,2.0L版本采用18英寸車輪。兩者在視覺效果上有著巨大的差異,簡單來說就是“兩輛車”。所以,以上因素使得輪轂改裝,成為很多車主提車后的第一件事。
開寶、尋找輪轂、選擇最酷的造型、購買安裝是很多車主在改裝輪轂時的操作。不知道后果會有多嚴重。首先是安裝質量不夠,輪轂的價格只有幾百塊。基本上就是給自己埋下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造成危險。其次,更換尺寸過大、扁平比過低、數據一塌糊涂的輪轂后,車輛油耗增加,動力下降。所謂“找錢越慢”是事實,花錢買就是典型的犯罪。
要知道,改裝不僅僅是把它拆下來,而是換一個新的。錯誤改裝的后果從油耗增加、動力下降到安全事故。因此,改裝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輪轂直徑、輪轂寬度、螺栓孔距離PCD、輪轂偏置et、中心孔CB、輪胎類型等。這些基本常識是掌握的關鍵。因為了解之后,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車輛的輪轂。
很多人可能認為越大越好,越寬越強,其實不然。應根據城市的路況和道路環境,包括減震的軟硬程度,合理選擇輪轂尺寸和輪胎類型,以達到最佳平衡點。選擇大尺寸的車輪必然會犧牲輪胎的厚度。如果扁平比過低,整車會變得僵硬、無彈性,不僅會降低舒適性,而且在顛簸時還容易造成車輪變形、輪胎鼓包,甚至造成塔頂和車身連接件損壞。
那么什么是合適的呢?我們以一輛原廠數據為205/65 R16,輪轂寬度為6.5J的車作為參考。如果尺寸升級到225/45 R18,輪轂寬度必須從6.5J增加到8.5J,以匹配該數據。
同時要選擇合理的ET值,以增加輪軌,使車輪與輪拱齊平,提高美觀度。但是,還是要注意平衡。ET值過高也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包括摩擦翼子板。
另外,大部分原車的ET值都是正值。改裝升級后,數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和轉彎跟蹤。建議參考同車改裝案例或者聽聽專業玩家的建議,避免在彎路上浪費錢。
鞋子追求品牌是情有可原的,那么輪子有必要追求品牌嗎?眾所周知,從入門級的國產Advanti到廳級的BBS,輪子的價格區間從1000元到10萬元以上。那么,以飛度為例,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選最好的不一定有合適的尺寸,所以不要買貴的,選對就行。此外,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強調風格。恩奇、阿德恩、光線、工作等。可以首選日本JDM風格。HRE等品牌更適合競爭車型。此外,也可以嘗試賓利、奔馳、法拉利等高端原廠車輪。雖然數據很難達到平衡,但視覺效果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至于款式和造型,則是見仁見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預算來選擇。然而,輪轂的制造過程仍然需要一個基本的了解。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鑄造,具有價格低廉、質量穩定的優點,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制造工藝。另一種是高成本鍛造,具有密度高、重量輕的優點。簡單來說,每天走在街上選鑄件就夠了,出賽道選鍛造,追求姿態和視覺效果選多件鍛造。
最后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愿意買幾千的AJ和Yeezy,你不愿意給你的車換一個好的輪轂嗎?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改裝增速慢的車(什么要看車速) 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