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自主研發小biu汽車,為什么很多人覺得不靠譜?”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文/騰小濤
車圖騰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 ●
日前,在第二屆蘇寧智能Biu生態大會上,蘇寧智能終端公司總裁劉東皓表示將會打通車家互聯場景,布局車聯網領域,并推出自主研發的小Biu汽車。
盡管小Biu汽車的具體細節并未公布,但蘇寧造車的消息一經傳出,還是給業界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零售巨頭車企的組合,帶來怎樣的遐想?
▌ 小Biu汽車的“陽謀”
其實,在蘇寧發布造車計劃之前,就已經攜手新寶駿推出了一款E300小Biu定制版。不過,該車只是在普通雙色車身的基礎上,采用了蘇寧易購的標志性涂裝。
內飾方面,定制版車型增加了貫穿座艙的專屬黃色飾條,與車身的蘇寧涂裝色相呼應,地墊及中控臺上還貼有“小獅子”形圖案,打造出輕松活潑的氛圍。
可以說,這款新寶駿小Biu定制版只是一個簡單的涂裝定制,并沒有太多蘇寧元素。但據新寶駿的反饋,接下來將會與蘇寧不斷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出更多全新的合作產品與創新服務。
或許,打造小Biu汽車就是蘇寧與車企合作新模式的開啟。
在筆者看來,蘇寧發布小biu汽車戰略,并不代表蘇寧真的搞研發、投資生產線造車,而是希望通過車載互聯系統,將其物聯網生態圈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實現從車到車、車到人、車到人到生活等生態領域與城市網絡的互通互聯。
從目前的產業布局來看,蘇寧具備零售、物流、金融、大數據、運營平臺等諸多產業資源,可以構建獨特的智能生態系統。同時,蘇寧BiuOS系統將海量自有品牌智能硬件和第三方品牌的智能硬件聯通起來,實現統一操作系統之上的互聯互通,足以搭建完整的生活場景。
但如何實現物聯網系統的上車環節呢?這里就不得不提博泰車聯網公司。早在2017年上半年,蘇寧就領投了博泰A輪近3億元,目前是博泰的第二大股東。
作為一家老牌車聯網公司,博泰是業內唯一部署手機車聯網平臺,擁有云平臺與車聯網車內生態的企業。同時,它的地圖引擎,軟件與云端架構在業內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博泰車聯網不但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國內主流汽車企業服務,還為賓利、捷豹路虎等豪車品牌提供車聯網產品或服務。
(博泰與東風風神聯合開發的WindLink3.0智能車機系統)
蘇寧與博泰的牽手,看中的就是智能汽車的萬物互聯能力。
比如,小Biu聯名推出的新車、開發移動智能終端等。各家車企除了可以在蘇寧易購平臺上設立旗艦店銷售汽車外,還可以在線下大城市中心設立智慧體驗空間,通過博泰的技術支持,雙方的線上線下資源相互開放,尋求跨界資源融合的乘數效應。
在蘇寧汽車與各大車企的合作中,博泰將扮演兩大行業的紐帶角色,在生態數據構建和中臺運營中發揮作用。
那么,“療效”如何呢?恐怕只能等產品落地后再來評論了。
▌意欲何為?
當然是為了賺錢。
實際上,蘇寧意圖涉足汽車產業已不是一天兩天,但苦于當時舊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的存在,以及相關條件的不成熟而只好暫時“作罷”。
義無反顧得投身汽車領域,蘇寧較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巨大的消費群體。
據終端數據顯示,從1990年至2015年,蘇寧共計售出家電約11.25億臺,包括廚衛電器、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生活電器六大細分品類。其中,生活電器銷量約7億臺,占比62.22%;空調銷量約1.4億臺,占比12.45%;冰箱洗衣機銷量共1.05億臺,占比9.33%;電視銷量1億臺,占比8.89%;廚衛電器銷量8千萬臺,占比7.11%。
這些家電用戶,很大一部分就是汽車用戶,或是汽車的擁有者,抑或是未來潛在的汽車購買者。如果蘇寧能夠將這些數據激活,哪怕只是很一小部分,蘇寧在汽車領域的發展空間將不可估量。
不過要注意的是,蘇寧的銷量雖高,但用戶卻并沒有特別的依賴性。蘇寧實體店只能算是一個替代性很強的銷售渠道,東西不實惠人們就會果斷放棄。換言之,蘇寧是一個沒有太高用戶粘性的弱消費平臺,甚至可以說并沒有粉絲。而且受電商平臺的分流,蘇寧已大不如前。
在電商平臺,蘇寧的發展也非常不盡人意。數據顯示,蘇寧的市場份額只有1.9%,雖然排名第四,但在排名苐yi的阿里巴巴(58.2%)、排名第二的京東(16.3%)眼里,蘇寧根本就沒有被看做是對手。
財報顯示,蘇寧從2014年以來,每股收益呈不斷下降的態勢:2014年是0.12元,2017年中期則下降到0.07元。凈資產收益率同樣呈現下滑趨勢,2014年-2017年以來的數據分別是:3.01%、2.87%、1.41%、1.02%(年中)。
的確,你想想,有多久沒關注過,沒去過蘇寧了?
而傳統領域的營收增長空間被壓縮,也促使蘇寧想盡快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2017年,在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被廢止的同時,蘇寧在南京開設了全國苐yi家“蘇寧易購汽車超市”。
從自身的發展戰略來看,布局線下汽車超市是有優勢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蘇寧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及加盟店面12913家(含蘇寧小店),較2018年年底凈增加1849家。從一、二線城市的蘇寧生活廣場、蘇寧云店,到三、四線城市的蘇寧易購直營店,可幫助蘇寧汽車業務盡快下沉到各個渠道,接觸到更多用戶。
并且,作為國內家電3C的苐yi主場,蘇寧易購的用戶人群與汽車消費人群重合度較高。尤其是新婚家庭,在選購大家電、生活電器的同時,對于汽車這一大件商品也有著普遍的消費需求。
在筆者看來,蘇寧賣車能夠實現門店的轉型,除了線下的渠道優勢,還有線上的物聯網,在提升用戶體驗上進一步打出“差異化”的套路。在智慧零售大勢下,蘇寧還能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以及服務的同時,開辟出了一條新的“賽道”。
2020年6月16日,在蘇寧與博泰以及新寶駿三方戰略聯盟協議之下,開啟了智能汽車“智慧零售”試水落地的苐yi步。
從跨行業的前景看,車聯網與汽車零售商的結合,會形成巨大的汽車用戶網絡。聚集汽車經銷商、汽車消費金融產品提供商、零部件供應商、后市場O2O合作門店等一系列汽車周邊產業,實現售前售中售后的全價值鏈的升級,打通數據鏈、打通線下線上環節、打通運營平臺,進一步提升資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整體效率。
當然,只要戰略是正確的,剩下的就交給具體的戰術好了。
▌前路如何?
從商業模式上看,汽車超市并非是簡單粗暴用天貓或者京東的模式把汽車搬上互聯網。
如果B2C不能提供更低的價格、更好的服務以及完善的售后體系保障,消費者較終還是會選擇在線下4S店進行交易。
從2017年開始,蘇寧通過布局汽車超市進入汽車零售市場,以“N個汽車4S店 汽配城 汽車服務商 汽車電商巨頭”的概念打破4S店品牌經營單一的瓶頸,力圖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購車體驗。
根據規劃,2018年,蘇寧將新開20家汽車超市,2019年和2020年分別開設40家,到2020年店面數量總計將達到101家,實現布局全國的戰略目標。截至今年上半年,蘇寧官方依舊沒有給出具體的門店數量;同時,從每家門店約200輛的月銷量看,其效益依舊難成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汽車想要有所突破,還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首先,降低渠道建立和運營成本
要經營好汽車超市,首先要實現兩個目標,有充分的潛在客戶和盡量的低成本。
我們看到,蘇寧汽車超市相繼落地的南京、上海、蘇州、成都、包頭、株洲等多個城市,都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消費大戶。從選址來看,蘇寧選擇了成本更低的一、二線城市偏遠區域,或者三四線城市,這就為他們是否能偶有充足的客戶帶來了風險。
同時,占用資金成本較主要的因素就是庫存。如果不持有庫存或者持有過低的庫存,意味著蘇寧只能拿到其他渠道不好賣的車型。車源不好,必然導致客戶服務水平低,客戶議價能力弱,并且受制于提供貨源的渠道。
能否做到低庫存高客戶服務能力,這也是蘇寧面臨的又一巨大挑戰。
當然,作為定制款的小Biu汽車,或能有效降低庫存的數量。但如何將其打造成為“爆款”,依舊需要三方基于消費數據以及在市場零售渠道等方面下工夫。
其次,面對更高客戶服務的挑戰
汽車超市若想獲取更高收益,就必須向客戶提供更高水平的差異化價值讓客戶買單;同時,獲得更低的成本供應優勢。
從差異化價值來看,汽車超市需要遠勝于汽車4S店的運營能力。這需要蘇寧在汽車整車、零配件、油品、后服務市場以及共享汽車、互聯網汽車等關于汽車行業的各個方面均有業務落地。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盡管汽車產業已經成為蘇寧汽車外延式增長中的重要一環,但關系到消費者“吃穿住用行”的領域全覆蓋,以及車聯網技術和智慧零售閉環的打造還尚需時日。
與此同時,想要獲得更低的成本優勢,就需要在基礎設施投入、人員工資、場地租金、資金成本等環境進一步降低。同時,增大供應鏈的話語權,拿到更低價格的產品,就必須為供應商實現更大的價值,要提供更大的價值將面臨增加產品品類面臨的挑戰。
那么,對于蘇寧汽車超市來說,它能將盤子做到多大我們尚且無法預估;但好的一面是,它已經成功啟動了。
不過,在連商場都懶得逛的時代,又會有多少人去超時呢?而且蘇寧汽車超市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相比傳統4S店來說也有著很長的路要走。
寫在較后:
或許小biu汽車不會打上蘇寧的logo,但蘇寧的智慧零售閉環和物聯網生態圈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盡管我們現在還無法判斷這種跨界融合能否實現11>2的效果,但它的出現不論是對車載互聯技術、新零售或是車企來說,都是一個嘗試。至于是先驅還是先烈?拭目以待。
聲明:“蘇寧自主研發小biu汽車,為什么很多人覺得不靠譜?”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蘇寧自主研發小biu汽車,為什么很多人覺得不靠譜?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