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嘲笑國產車logo!豐田、奧迪、奔馳過去logo更丑,也是不斷改進”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有人說,車標logo不重要,只要把車造好即可,車好了,logo自然也就跟著上檔次了。這樣的說法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有些片面。一個優秀的logo不僅能增強美觀度、辨識度,也能反映出品牌文化的沉淀。所以用心設計好一個適合的logo非常重要,適當的改變或升級logo有時候也是有必要的。
國產車的真正發展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國產車logo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改變。有人說,國產車就愛玩花架子,認為把設計logo的精力放在研發上,才是正道。也有人說國產車logo沒有靈魂,樣式還丑。其實在鄙人看來,設計logo與研發一樣重要,而且兩者并不沖突,只要合理、適合、適當、符合需求就是好的。至于丑不丑,那就只能各抒己見了。
其實很多國際大牌也經歷過這個過程,過去的logo中也有丑的、漂亮的、合適的、不合適的,也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只是近些年沒有大的變動。所以別嘲笑國產車logo了,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發展歷程,豐田、奧迪、奔馳過去的logo其實更丑,其中豐田舊logo較丑,奔馳花樣較多,奧迪較為復雜。下面了解一下這些國際大牌的logo演變史。
(一)豐田
1933年-1937年
1933年9月,豐田自動織機制作所成立了汽車部門,由豐田喜一郎執管。1935年,苐yi輛“AA級”汽車正式下線。在1937年以前,汽車部分一直都是一個部門,“AA級”汽車只能掛上織機制作所的logo。
1937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1937年,豐田汽車正式獨立,成為一個獨立的汽車公司,也就是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獨立出來的苐yi件事情就是向全國征集品牌logo,較終確定了以豐田字樣變形的圓形logo。AB型轎車是苐yi款采用新車標的車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1989年
為了走向國際市場,豐田對logo做了一次非常大的升級改變,將日文樣式logo改為英文樣式logo——TOYOTA。
1989年-至今
這就是民間俗稱的“牛頭標”,由三個橢圓構成,是劃時代的一次logo升級。中間交叉的兩個橢圓代表客戶與廠家的緊密關系,外圍橢圓則代表瞄準全球市場的愿望。
(二)奔馳
Benz & Cie.
1893年,Benz & Cie.提交了奔馳商標logo申請,也是記載較早的logo,外圈采用齒輪樣式,內部放置字母。
1909年,對logo進行了升級,齒輪外圈由月桂花圈取代,內部只保留了Benz字樣。
DMG
1899年,DMG公司注冊了DMG字樣的logo,其實就是Diamler-Motoren-Gesellschaft的縮寫。
1902年,又注冊了“MERCEDES”logo,取代了之前的“DMG”logo。
1909年,三叉星logo首次出現。
1916年,在三叉星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外圈,并在底部加入MERCEDES字樣。
1926年-1933年
1926年6月28日,DMG與Benz & Cie.合并為Daimler-Benz AG(戴姆勒-奔馳),新公司的品牌整合為Mercedes-Benz(梅賽德斯-奔馳),新品牌的logo在三叉星基礎上增加了Mercedes、Benz字樣,以及月桂花圖形。
1933年-1989年
1933年,對logo進行了簡化,只保留了三叉星與外圍的圓圈。
1989年——至今
1989年,沒有大改,只是進行了一次立體化的重新設計。
(三)奧迪
1932年6月29日,奧迪、霍希、小奇跡DKW、漫游者Wanderer,四家汽車公司建立了汽車聯盟,也就是現在奧迪的前身。
1932年-1965年,將4個品牌放置在四環中間,這是汽車聯盟的苐yi個logo。四個品牌分工明確,成立聯盟之后,發展極為迅速。由于二戰爆發,1940年停止制造民用汽車。
1949年,汽車聯盟部分骨干進行了第二次創業,又成立了新汽車聯盟(AUTO UNION AG),繼續延用之前的舊logo。
1965年,大眾收購了新汽車聯盟,同時對舊logo進行了簡化升級處理,僅保留了四環元素,此款logo延用至今,中間只是做了小幅升級,沒有進行大的改變。
聲明:“別嘲笑國產車logo!豐田、奧迪、奔馳過去logo更丑,也是不斷改進”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別嘲笑國產車logo!豐田、奧迪、奔馳過去logo更丑,也是不斷改進資訊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