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標上缺了點東西,是不是買到假貨了?”是關于車標的文章,由車工廠為您整理發布。
較近小編在抖音上頻頻刷到那么一個視頻
“為什么別人家的獅子有舌頭而我家的卻沒有?”
“是不是買到假貨了?”
下面的評論也是一頓“神操作”
小編覺得這個話題還挺有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大家對標志這個汽車應該都不陌生了,街上經常可以看到。
先簡單介紹下標志公司
標致汽車公司是歐洲老牌的汽車生產企業。
一開始標志并不是生產汽車的,而是生產鋼鋸等工具用品。
1896年,別儒在蒙貝利亞爾創建了標致汽車公司。
1976年該公司與雪鐵龍汽車公司組成標致集團,是歐洲第三大汽車公司。
要說小獅子的舌頭,這個得從標志汽車的LOGO發展史說起。
苐yi代
早在標致生產鋼鋸等工具產品的時候,就有意設計一個獅子形象的標識來代表產品的質量,這個箭上的獅子在眾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從1950年開始出現在標致產品上。
第二代
1882年第二代獅子有點像苐yi代溫柔版,緊閉的嘴巴和毛茸茸的頭部看起來很無害,大致形狀沒變,對細節重新進行了刻畫。此時標致已經已經開始進軍自行車、摩托車和汽車市場,這個標識也被用在這些產品上。
第三代
1927年第三代獅子又一反第二代的溫柔,而且比苐yi代更兇猛,延伸的身軀,突出的肌肉,吼叫著的形象像是標致野心的體現。
第四代
1936年第四代獅子又回歸到前兩代的形象,只是瞪大眼睛,半張著嘴巴的表情看著有點迷茫,一副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的樣子。
第五代
1950年第五代獅子會站立了,但是經歷了迷茫期之后好像有點瘋魔化了……
第六代
1960年第六代獅子畫風又是一轉,獅子變獅頭,又恢復了獅子該有的兇猛。
第七代
不過沒過幾年,1965年第七代獅子就出現了,可以看出來和上一代的關系,只是線條更硬朗,也更抽象了。
第八代
1980年第八代獅子很明顯是沿襲了第五代,少了延伸出來的那些有的沒的觸角,看起來正常許多。
第九代
1998年第九代獅子從鏤空變成實心,除了四肢更健碩一些,沒太大改變。
第十代
較后就是沿用至今的2010年第十代獅子,多了立體感,線條也更加流暢簡單,還有個顯著改變就是舌頭取消了。使整個標志看起來更簡潔。小編覺得有個大舌頭還是有那么一絲絲詭異的,取消了變好看了點。
所以答案不言而喻了,標志的獅子從2010年后就進化沒了舌頭。所以如果你車上的獅子沒有舌頭的話,那應該就是2010年前的版本了。那么多代的獅子,你更喜歡哪個呢?
其實追溯到汽車LOGO的發展史,其他品牌也很有趣
奔馳
說起奔馳, “三叉”標志較初僅僅是戴姆勒公司申請使用,隨后奔馳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合并后才逐漸簡化成現在的模樣。
寶馬
寶馬前身是德國一家飛機發動機制造公司,隨后更名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就變成現在人們熟知的“寶馬(BMW)”
奧迪
較初奧迪的四個圈兒代表合并前的四家公司,期間經歷二戰,起起伏伏直到1985年四環才重新上位沿用至今。
大眾
經典就是從一而終,大眾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相信把30年前的LOGO拿出來,你也知道那是大眾。
別克
別克的LOGO,一定是經歷了百折不撓、百轉千回、百里挑一等一系列艱苦歷程之后,才從連環畫演變為了今天的造型。
雷諾
作為另一個老牌汽車廠商,看著它1906和1919的造型,這不是坦克嗎?好在之后就正經了。
雪佛蘭
永恒不變的“衛生--嗶”的造型,不過還是那句話,從一而終,且性能和口味一如既往給力靠譜。
福特
關于福特車標的設計,其實里面有個有趣的傳說。
據說,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先生,生前十分喜愛動物,商標設計者為了迎合亨利·福特先生的嗜好,就將英文“Ford“設計成為形似奔跑的白兔形象,一博福特先生的歡心。
福特車標里頭,并不只是一個簽名,同時也是一只小兔子。呃......像嗎?
小結
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品牌的LOGO從原來的復雜花哨漸漸地丟棄很多設計元素變得越來越簡約,越來越偏向于扁平化,簡單大氣的LOGO也讓人容易記住。
聲明:“車標上缺了點東西,是不是買到假貨了?”由車工廠摘自sohu號。
以上就是關于車標上缺了點東西,是不是買到假貨了?資訊的全部內容了。